鏟墻到底該鏟哪一層,這個是舊房翻新必須考慮的問題。鏟到哪里,除了看各家墻體的情況以外,房屋的建造年代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墻體構造,鏟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家的墻面是哪種墻面。
(墻面基礎分層圖解,石膏找平層不是必然有的,很多墻批了水泥砂漿后也會直接上膩子層)
有的墻面因為特殊工藝要求,安了石膏板或者木工板,這種情況就要根據你想要達到的新裝效果,以及板材自身使用情況來選擇是否拆除了。
(用輕鋼龍骨掛石膏板的墻面)
翻新重裝時,排除不用鏟的情況,最常見鏟墻是鏟墻皮,也就是到膩子層。根據膩子的情況,狀態不佳時也會鏟除,直到露出水泥砂漿層。
換墻紙時,一般得撕掉了才知道要不要繼續鏟掉膩子。
如果最初刷了保護膩子的基膜(有的壁紙下面是清漆或乳膠漆),那膩子的狀態可能會好一些,不用鏟。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需要撕掉墻紙好后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考慮。
(上圖是我按照我家老房墻面畫的分層圖解,白水泥層這項,有的老房子會是和我家不一樣的材料)
這種沙灰墻特別脆弱,硬物稍微磕一下就可能掉一大塊,然后手一掰就碎成渣,用一支鉛筆都很輕易挖個坑出來。
這種情況翻新墻面就比較憋屈了,如果不鏟墻直接刷乳膠漆,很難保證漆面長時間使用后不掉皮,可是鏟吧,鏟到哪一層呢?
小嘮的建議是,如果是打算做出租房的,搞著刷一下就行了,起皮厲害了就鏟個墻皮。墻面實在是非常疏松空鼓又多的情況,而且又考慮自住的,建議鏟到紅磚比較保險。當然,鏟到紅磚會花費更多金錢,重新批墻也是費用,這些也是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