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建筑的光,是具有顏色、溫度、質感與深度,
并左右著當中所含人類精神的一種存在。”
——安藤忠雄
光影,被譽為建筑的表情,為此受到建筑大師幾近偏執的喜愛。而對于室內設計而言,燈光就如同光影的化身,使空間充滿靈性和視覺張力。
眾所周知,每一個空間都需要燈光來實現照明,其燈光排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日后的體驗效果與觀感。但是在選取空間進行燈光布局中,有一個地方常常被忽視,它就是我們今天所探討的主角——衛生間。
本期小編就從衛生間出發,來談談關于這個功能間的布燈技巧。
癥結分析
大部分的衛生間燈光設計,是存在錯誤認知的。我們將其總結為這兩點問題:
○ 空間較小,光照無需明顯,一盞主燈設計足矣
○ 布燈位置隨意,并未經過細致劃分和考量
從上述問題的癥結中可以看出,無規律、無主次或者圖省事的布局,都會讓整體陷入難以調和的僵局,以至于就算整體設計堪稱完美,也會因為這一些失誤功虧一簣。
因此,把握基礎的布燈原則和區域燈光排布技巧成為衛生間燈光設計的關鍵所在。
01 衛生間布燈原則
任何設計之初,都有需要遵循的理論原則,燈光布置也不例外。對于衛生間這個相對封閉且狹小的空間而言,需要把握這兩個方面的原則:
從整體布局出發,確定燈具數量
布燈時,需要考慮到整體的分布問題,不同區塊有不同的燈光使用需求。進行合計后,才能排布出合理的布燈方案。
衛生間燈光照度有標準
對于這個區域而言,雖然不需要特別強烈的照明亮度,但也不宜過暗,會影響使用觀感。因此建議在選擇燈光色溫時,以3000k-4000k為選擇區間;顯色挑選臨界值為Ra80,不要低于這個數值,以免出現顏色失真等問題。
另外,燈光以主燈+輔燈為主要設計基礎,主燈瓦數選擇區間:8-16瓦之間;輔燈瓦數選擇:4-5瓦之間即可。兩者相互補充,可以營造出多層次的光影藝術。
一般情況下,設計師會根據風格、需求及標準確定燈具的亮度及數量,如果需要自行排布或確定室內照度是否符合標準,可以通過“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積(㎡)”這個公式進行計算。
PS:室內利用系數取值:0.4;維護系數取值區間:0.7-0.8
02 依照分區,進行不同燈光設計
現在的衛生間設計,講究干濕分離法,也就是說,傳統的布局方式已經被拋棄了。當各個區域被劃分妥當后,那么關于它們的燈光設計就需要分點進行了。
【主燈設計】
主燈,依舊是空間之中的重要環節。對于衛生間而言,其主燈的位置一般位于天花板正中央,以長方形平面為例,兩條交叉對角線的焦點或兩等分取平行對角處即為主燈的位置。
一般來說,主燈樣式包括吸頂燈、格柵燈、吊燈、筒燈及隱藏式燈帶設計。如何選擇,需要根據整體的裝修風格、面積及層高進行決定。需要注意的是,吊燈一般適用于層高較高的衛生空間,且造型不宜過度復雜。
另外,隱形燈帶的設計多需要吊頂作為載體,在布局時要將這個方面納入考量范圍。
【輔燈設計】
作為輔助主燈的光源設計,其需要根據衛生間的功能分區進行添加和排布,以此來完成最終的布局。
洗手臺區域
洗手臺區域,作為入門即見的地方,在燈光布局上最為復雜和講究。依照以往的設計經驗,我們給出這幾種設計方案:
壁燈設計
壁燈設計分為單壁燈和雙臂燈兩種方式,單壁燈適用于洗手臺不大的區域,符合整體光照即可,其位置選擇依照實際情況而定。
雙臂燈適用于面積較大的洗手臺區域,分別位于鏡面的兩側或中間位置,當然可以將兩盞壁燈并排置于鏡面一側,兩兩相映下變幻出更為生動的光影效果。
吊燈設計
吊燈一般安裝在洗手臺的頂部位置,其數量一般在1盞到3盞之間,以3盞燈為最大限度。居中、或左、或右,其位置沒有定性,可根據實際進行選擇。